能保护隐私的手机小号为何不受待见

发布时间:2021-03-06 13:51:45编辑:admin阅读(1908)

阅读最近新闻,发现有关个人信息走漏的音讯,如同入夏的暴风雨一样此起彼伏。某航旅类APP因新增“可检查同机人主页”功用,让使用者感到个人信息露出于外;工信部“黑名单”显示,46款APP涉嫌强行绑缚推行其他应用软件、未经用户同意搜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;


视频网站A站发布公告称,因遭黑客进犯,近千万条用户数据外泄。诸如此类,让笔者头痛心烦。由于立法、监管、行业自律、企业自觉……这些“招式”都曾不厌其烦地用过,但仍是无法按住伸向个人信息的“黑手”。在遭走漏的很多个人信息中,手机号码首战之地成为最直接、最重要的信息。由于在当下,手机号码已被视为个人直接标识符。

u=2273290264,2616015727&fm=26&gp=0.jpg

如今,简直一切APP注册时,都离不开手机号码。此外,如网购、验证信息、参加商家活动等,输入手机号成了必选条件。


手机号码使用场景多了,走漏的时机自然也就多起来。可是,如果能用一个“替身”手机号,去替主号完成这些操作,个人信息会不会更安全?


或许正因如此,一些手机小号便应运而生。


手机小号服务在2017年首次呈现,如“西数通讯隐私小号”、“和多号”等。经过运营商,用户可申请一个手机小号,资费一般在5元/月左右,包年费用则更低。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等也推出过此类应用,用户去营业厅即可申领小号。


手机小号工作原理很简单——用户将主号和小号绑定,打电话时可直拨对方号码,小号会主动署理转呼到被叫号,被叫方手机上显示的是小号号码,而主号号码则对被叫方“隐身”。手机小号接到的短信和电话,则会转到用户主号上。


有了手机小号,用户可在任何平台实现匿名注册与购买,与陌生人联络时替主号抛头露面。乍一想,的确还挺管用。


了解更多的云通信、隐私小号、虚拟运营商、小号平台请关注西数通讯


评论